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从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波)看宁波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发布时间:2020-08-25来源:作者:
自6月3日,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波)暨2020年宁波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对接活动启动以来,两个月里共向全市医疗健康、工业互联网、“5G+”、数字经济、智能物流等5个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征集了200多项技术创新需求。
五年以来,中国创新挑战赛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各方科研力量“揭榜比拼”的方式,让企业坐上了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有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的“直通车”。
也正是从上周开始,宁波300多名专家型技术经纪人忙碌起来,对于这些征集到的需求,他们深入企业一线,诊断技术难题,仅一周时间他们就走访了63家企业,即便是双休日,也未能停下脚步。其中,不乏像康赛妮这样的单项冠军企业。
记者跟着实地探访了尼可海绵、利时集团、群芯微电子、理工环科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宁波企业。面对记者“这样高强度的走访累不累”的疑问,有专家回答地很朴实:“累,但却是值得的。这200多项技术需求,不仅源自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更为宁波打造单项冠军之城注入了新动能。”
一、动能一:填补国内甚至国际空白,占领科研高地
宁波尼可海绵科技有限公司是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12年在奉化成立,专门从事环保海绵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我本身不是化工和高分子材料出身的,跨界从事环保海绵算是不知者无畏,当时确实没有想到会要和美国3M,法国Spontex这些巨头竞争,不过既然做了,就要做出成绩。“公司的创始人告诉记者。
目前世界上的环保海绵以木浆海绵为主,年总需求量约288万立方米,规模在21亿亿美元左右,同时环保海绵的需求量正以约12.5%的平均增长率普及,因此市场潜力巨大。然而木浆海绵的关键生产技术基本被美国3M和法国Spontex公司垄断,中国每年进口木浆海绵须花费约2亿美元。
经过几年的技术攻关,尼可已经能够生产木浆海绵,并且获得大量来自欧美地区的订单,但是为了更进一步,能与巨头展开差异化竞争并站稳脚跟,尼可开始寻找比传统木纤维更具优势的原材料,也成为他们参与挑战赛的缘由。
最后,公司的研发人员把目光锁定在了从未被用作环保海绵原料的竹纤维上。然而,纯竹浆海绵的研发的难点在于竹浆和木浆的混合比始终在50%:50%上下徘徊,离实现竹浆对木浆的完全替代还很远。
尽管如此,他们发现竹纤维产品在亲水拒油,富自洁性,吸水去污能力强等方面表现比木浆更突出,且能以更快的速度自然降解。更重要的是,竹子的生长周期更短,相较于木材而言更加环保;且竹子国内产量充足,可弥补木浆的严重进口依赖,降低成本。两相结合,只要100%竹浆海绵研发成功,这一国际空白就将由中国企业占领制高点,并使中国企业能够以其低成本高质量的优势抢占领国际市场,客观上促进国内外海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向企业负责人就竹浆海绵的研发目标、技术指标、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细致了解,并参观了生产车间后,专家型技术经纪人、宁波大学材化学院的罗云杰教授提出两点建议:“不妨通过竹纤维分子结构调整来解决原材料优化问题,同时还要关注竹浆纤维海绵化关键制备技术的生产设备和流程问题。”
同样瞄准了国内空白的还有一家名为群芯微电子的宁波企业。他们的“拳头”产品——高速光耦、高压光耦、光继电器、光传感器等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移动互联、智能仪表、电源管理、工业控制等消费级及工业级产品领域。
其中,光电耦合器每年的需求在200亿只以上,且由于其不易集成或集成成本太高,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成为群芯这次参与挑战赛的课题。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数据传输的速度越来越高,国内现有光电耦合器10M的速度难以满足需要,高端光电耦合器主要被日本和美国的品牌垄断,国内企业在高端光耦领域设计、封装技术、封装品质方面仍有所欠缺,尤其是大于20M的高速光电耦合器,大陆尚无厂家可以生产。
“我们亟需技术攻关提高现有光耦的工作频率上限突破25M,以满足工业互联网的高速数据传输需要,同时实现国产化,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公司技术总监表示。
在帮助企业梳理了技术需求后,专家型技术经纪人、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胡建平教授认为,这个项目的建设可有效填补大陆企业在高端光电耦合器领域的技术和产业空白,使高端光电耦合器国产化得以实现,并在高亮度红外LED、高速光探测SOC芯片,多芯片封装技术上取得突破,一定程度上推动国产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技术上的发展。
二、动能二:锚定未来几年内的热点,带动行业整体发展
试想一下,如果各种水杯水瓶的内外壁的颜色会随着其中加入的水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出不同的颜色,那么平平无奇的喝水日常是不是突然妙趣纷呈了呢?
事实上,这正是宁波利时集团的产品研发工程师在追求的事情:用新的材料和设计来让日常生活更加的艺术化。作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上榜企业,利时是国内塑胶行业的龙头企业,并在日用品制造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逐步实现了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贴牌生产向自主研发的转变,并着力于培育多个有品牌。
“我们想把CMF设计中对色彩,材料,工艺的关注更多地引入日用品行业,让日常生活更具有艺术性。”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CMF概念是工业设计的细分,C代表颜色,M代表材料,F代表工艺,也就是利用色彩、材料、工艺、图案纹理等元素进行产品创新,产品表面的变色效果就是是这一思路的方向和成果之一。
可是,要想实现更耐久、更灵敏的变色效果,往往需要更高性能的变色材料,或者说变色色粉。
“但不管是冷变变色还是和温变变色,都是未来五年的消费热点。但是目前行业内,普遍存在变色色粉不耐高温的问题,目前只能在210℃下注塑成型。”研发人员说,由于注塑温度、注塑成形后材料厚度、现有变色色粉有效温度范围之间相互制约,他们无法将变色工艺推广到更多的日用产品和对应的生活场景。
也因此,利时借由这次挑战赛,对外发布技术需求,征集在比现有产品有效变色温度上限还要高出近50摄氏度的条件下依然能实现稳定、灵敏变色的色粉。
“这个技术需求的重点在于改变现有材料的温敏区间,理论上是有机会实现的。当然,这不仅仅是利时一家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塑料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有效温度范围更广的变色色粉能为塑料加工行业,日用品生产行业创造新的市场,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罗云杰教授坦言。
作为目前全国领先的地表水水质监测系统集成商和运营商,宁波理工环境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选择继续在用物联网、大数据助力水环境这方面深耕。物联网和大数据,无疑是当下的热点手段。
理工环科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建设了3000余个各类环境数据监测站,并将对外提供投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的一站式服务作为他们的主营业务之一,但他们显然不满足于此,只做到监测还远远不够,他们想的是,像气象预报这样的对水环境做到预测、预报。
“比如,某处水域的船只遭遇碰撞导致油体泄露到水面,我们希望能做到一款平台,除了能实时监测到具体哪一处水域已经遭受了污染之外,还能判断出未来几小时内会波及到周边水域并对此实时预警。”理工环科相关技术人员说。
不过,他们仍然面临以下几个难点,首先是由于水系分布范围广、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气象多样对大规模站点的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其次,各个水质监测站点之间的互联、监测站点与平台的互联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信号的稳定性、传输的连续性以及出现故障后的自我诊断、自我修复等。
“早前,我们得知武汉大学的科研团队研发的一款模型与我们想得的效果契合度比较高,但我们并不清楚这款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我们也是希望经由挑战赛的平台,能有更多的科研团队‘揭榜’,寻找到真正能解决我们技术难点的合作伙伴。”
宁波市科技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专家型技术经纪人将会继续走访企业,诊断、梳理征集到的所有技术创新需求,同时应用大数据分析检索这些需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终遴选出100项,或对外发布或定向邀约国内外优秀团队参与现场挑战比拼。其中,对产业技术有重大突破、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和新兴产业技术场景应用需求,将被列入《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获得立项支持。
(王心怡 俞文明)